顯示具有 季節飲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季節飲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3/29

[免疫生活] 是否該打武漢肺炎疫苗!?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在持續一年後,因為疫苗的出現逐漸出現了曙光,讓疫苗成為當今最夯的話,就連Stella也常遇到朋友詢問如果有機會的話,是否會打疫苗?。其實會有這個疑問多半是對武漢肺炎的威脅不清楚(畢竟台灣武漢肺炎疫情控制得非常好),以及不了解打疫苗的目的,所以今天就先和大家來聊聊打疫苗這個話題。

 

挑戰~武漢肺炎現況與帶來的問題

  在回答是否要打疫苗這個問題前,我們需要先了解武漢肺炎的現況,才能知道疫苗在其中所扮演的功能。

 


[基本狀況]

武漢肺炎是一個透過飛沫傳染的新興病毒性疾病,在經過一年的擴散後,目前已蔓延延全球超過185個國家,造成超過1.2億人感染及264萬人死亡。目前初步可斷定武漢肺炎病毒將不會消失,而可能像流感一樣最後成為人類生活的一部分。


[問題出在哪裡]

1.難預防、易傳播而造成大規模疫情。

  三個大特性,讓武漢肺炎的傳播鏈難以中斷,讓疫情快速擴散:

 首先,這是一個的病毒這意味著人們對它沒有免疫力,因此容易一個傳給多個,在人群中快速擴散開來。

 其次,它是透過飛沫傳染,所以病毒傳播很容易。

 最後,感染者在未出現症狀前病毒即具有傳染力,且有高比例(一般認為可能超過30%)無症狀感染者。這意味著感染病毒的人會在不知不覺中把病毒傳給周遭親友或接觸到的人,所以很難找到傳播源頭,切斷病毒的傳播鏈。

 

2.感染武漢肺炎後是否能完全康復端視自身免疫力。

  由於人們對此新病毒不具免疫力,而抗生素並無法用於治療病毒性疾病,且因它是新的疾病因而無現成的針對性藥物。故當感染武漢肺炎後,到底能否康復端視個人免疫力而定。


  當然,在充足的醫療支援,如藥物或呼吸器等的協助下,能支援身體免疫系統與病毒的作戰,而降低因病毒感染帶來的健康損傷以及死亡風險。



[武漢肺炎帶來的威脅]

1.個人健康威脅~感染後可能會完全康復,但也可能會造成無法完全痊癒的健康損傷(留下後遺症),或甚至死亡。

 

2.對社會的影響~因為傳染途徑為飛沫傳染,故需透過維持社交距離、避免群聚來抑制病毒的傳播,所以封城、封邊境及限制人流聚集就成了主要的防疫策略。

 但如此一來卻會對某些特定產業,如航空、旅遊、觀光等造成直接衝擊,並讓很多店家或公司行號因客流量減少而生意變差,進而讓個人收入減少,或甚至失業。

 

3.對經濟的衝擊~為了避免病毒擴散所採取的封城、封鎖邊境策略,或因大量員工確診而讓企業必須暫停營運,最終可能會影響到農作物、食品、藥品及日常生活用品等的生產、運輸或銷售,進而出現糧食或物資的缺乏,或造成物價的上漲,衝擊到民生與經濟。



解套方法~群體免疫

  因為目前病毒已蔓延全球,所以這次我們無法像之前對抗SARS般,從源頭消滅病毒,讓疾病消失。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降低病毒的威脅,即從減緩病毒傳染速度著手。而要降低傳染速度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讓人們獲得對武漢肺炎病毒的免疫力。

 

  免疫力的獲得利用的是人體免疫系統具有記憶性的原理。在第一次接觸病毒等病原體並打贏敵人後,身體會產生免疫記憶,當同樣的敵人再次入侵時,免疫系統就能迅速反應、有效殺敵,保護我們免於該病毒的傷害。此外,因為病毒被我們免疫系統殺死,所以不會離開身體再去感染他人。

 

  要產生免疫力的方法有二種。第一種是自然的方法,也就是讓人們直接接觸病毒等病原體,當身體感染並康復後就會獲得對該病毒的免疫力。此方法的優點是不花錢,缺點則是感染後結果如何端靠自身免疫力,所以不幸的話可能會以感染後遺症或人命為代價。

 

  另一種是人為的方法,就是透過疫苗來讓人們產生免疫力。這個方法的缺點是要花錢,優點是健康與生命風險代價很低,但前提是要能研發出有效的疫苗。所幸,在全球科學家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經研發出多款經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武漢肺炎疫苗,能夠讓人們在極低風險下獲得免疫力,保護個人免於武漢肺炎帶來的健康威脅。

 


  不過,如果我們的目的是要解除封城或人流聚集的限令,及真正解決武漢肺炎對社會和經濟民生的衝擊的話,需要讓武漢肺炎的Ro (基本傳染數)降低到1以下。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大概需要有3/4 或以上的人具有免疫力。美國傳染病專家、現任總統的疫情顧問佛奇對武漢肺炎群體免疫門檻的判斷是介於70~90%,換句話說,一個國家中需要有七到九成的人都施打疫苗,才能徹底解決武漢肺炎的威脅。


  所以,如果你問我會不會打武漢肺炎疫苗,我的答案是Yes,如果有資格打疫苗的話我會打。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台灣疫情又不嚴重,為什麼要去打疫苗。但試想一下,若全世界其他發達國家的人都因施打疫苗達到群體免疫而恢復了正常生活,但我們卻因為大家不打疫苗、沒有達到群體免疫而無法解禁的話,將會是怎樣呢?未來我們仍無法自由進出其他國家,且需要像過去一年一樣持續控管控邊境、認真防疫以避免不小心有確診者帶著病毒進入台灣造成大範圍感染...大家覺得高強度的嚴格防疫,能夠繼續維持多久呢? 而持續封閉國境和嚴格防疫又會對社會、經濟和民生造成多大的衝擊呢?

 

  我個人認為打疫苗是一件雙贏的事:一方面可保護自己,二來可為群體免疫做出貢獻,讓整個社會、民生儘快自武漢肺炎的威脅中解除。助人助己,何樂而不為呢?

2017/10/3

[季節飲食] 月圓人團圓,中秋節應景食物怎麼吃?

[季節飲食] 月圓人團圓,中秋節應景食物怎麼吃?
  中秋節即將來臨,雖然這次中秋節沒有連假可休,但不管是否能和家人一起團圓過節,應景的月餅和柚子都是免不了會遇到的食物,面對應景美食,如何歡渡佳節,闔家團圓,身材不變圓、健康不打折呢?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月餅和柚子的熱量。


認識應景食物~月餅
  廣式月餅、台式的蛋黃酥和綠豆椪及蘇式月餅是三大類台灣最常見的月餅。台式的蛋黃酥、綠豆椪及蘇式月餅使用的是「油酥皮」,故吃起來酥脆、餅皮層次分明;廣式月餅使用的是「漿皮」,由於使用轉化糖漿製作,餅皮會「回油」,因此外觀色深且油亮,吃起來柔軟油潤,餅皮與餡料化為一體。

  雖然月餅有很多種類,但除非特製的低卡健康月餅,否則都含大量的油、糖及主食類(包括餅皮的麵粉和餡料的豆沙、蓮蓉等),有的還會加入蛋黃、堅果種子類、火腿、豬肉等配料,所以月餅基本上屬於高脂、高糖、高熱量的食物,而如果是鹹月餅的話,還會有高鈉的問題,因此有三高問題,或需要限制醣類與熱量攝取者,月餅都宜適量攝取,以品嚐、應景為主。


月餅熱量知多少?
  如果上網查月餅熱量的話,你會發現說法差異很大,同樣是廣式月餅,有的說一顆四、五百大卡,有的說六、七百大卡…..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是因為不同廠商生產的月餅,大小和用料差異極大,所以網路上所提供的月餅熱量數據都是僅供參考,想要知道自己所吃的月餅熱量到底有多高,最準確的方法是直接看餅外包裝上營養成分表中的熱量欄位。


[基本判斷原則]
  一般而言,體積小一點的月餅,如蛋黃酥重量約50~60公克,視餡料的差異,熱量約介於260~300大卡間。而由於蛋黃酥在眾月餅的熱量排行榜中名列前茅,故和它大小相似的月餅,如小綠豆椪或小月餅,熱量會比蛋黃酥再低一點。


  廣式月餅是最常見且種類最多的月餅,鹹甜皆有、口味繁多,從蓮蓉、棗泥、豆沙,到五仁火腿、咖哩、XO醬等,口味五花八門。廣式月餅的特色是皮薄餡多,故月餅越大,餡料佔比就越多,熱量相對也越高。和蛋黃酥大小相似的,約50~60公克的小廣式月餅,熱量約為210~250大卡間;但正常尺寸大小,如食指長(7公分)的廣式月餅,重約125~160公克,熱量大概有五百到六百大卡;大一點的如雙蛋黃廣式月餅,重量約180~200公克,熱量則在800大卡左右。



吃月餅的技巧~
1.大不如小。小月餅體積小,熱量相對就比較低,特別是廣式月餅越大個,餡料就越多,吃起來熱量更是高。所以月餅最好選小月餅吃,一來熱量較低,二來可避免不小心順口全部吃完。

2.獨胖胖不如與眾胖胖。如果你喜歡的口味剛好沒有做小月餅,或家裡只有大月餅可以選的話,可以把月餅切小塊大家一起分食。這樣一來可滿足了口腹之慾,也可避免吃太多。

3.
挑最喜歡的口味吃,為所愛而胖。由於不同月餅間熱量差異並不大,特別是在有控制攝取量時,所以既然要吃,不妨挑自己喜歡的口味來吃,適度滿足一下自己對某特定食物的慾望。很多時候,因擔心熱量高一點而只敢吃熱量較低的食物,最後卻因無法滿足想吃的慾望,不喜歡的吃一大堆,想吃某食物的念頭也未曾消停,反而得不償失。所以,如果能控制好攝取量的話,不如挑自己喜歡的口味吃。

4.平衡你的飲食。月餅的營養價值並不高,為了不影響飲食的營養與健康,最好把月餅的熱量控制在300大卡以下,並調整其他食物的攝取來平衡月餅的熱量。簡單地說就是一天頂多吃一次月餅,且把月餅當飯吃,吃了月餅後正餐的主食(如飯或麵)就不要吃了,而只要吃肉類和蔬菜就好;另外盡量挑少油料理的肉類與蔬菜,透過減少正餐的油脂攝取來平衡月餅所吃入的過多油脂。
()一碗飯熱量280大卡,把月餅熱量控制在300大卡內,意味著可挑選一個小月餅,或一般尺寸(7公分大小)的月餅吃一半,你可以選一個喜歡的口味吃半個,也可選兩種不同的口味各吃1/4個。而這樣的熱量只要透過減少正餐主食的攝取量,如一餐不吃主食以月餅取代,或兩餐主食各減半,很容易就可彌補過來,而不至於讓吃月餅打壞平日的飲食控制^_^


[補充] 有三高問題者的月餅吃法~
  由於大部分月餅都是高脂、高糖、高熱量食物,所以當然最好是不要吃,但難得一年一度的團圓節日,難免會想和家人親友一起食用應景食物,此時可透過下列技巧來挑選適合的月餅。(註:由於多數人都不會做月餅,而低脂或低糖的健康月餅也不容易買得到,所以這裡教的是正常月餅的吃法喔^_^)


重點一:控制總量。不同月餅間熱量和營養差異雖然有,但並不大,故只要能控制好總量就可降低其對健康的影響。基本上建議挑選蛋黃酥大小的中式或蘇式月餅,或指節大小的小廣式月餅。

重點二:依健康狀況選擇。台式和蘇式月餅因餅皮為「油酥皮」,酥皮的製作需要用奶油,飽和油脂會比較高,故對血脂高者,廣式月餅會是比較好的選擇。另外,鹹口味的月餅含鈉量會比甜口味的月餅高,甜口味月餅則醣類含量較高,所以需限制醣類攝取者,挑鹹口味月餅會比較好,需限鈉者則挑甜口味月餅較佳。

重點三:搭配其他食物吃並平衡你的飲食。吃月餅時最好同時搭配蔬菜、水果及肉類一起吃。因為蔬菜中的纖維和食物中的蛋白質可延緩血糖的上升,水溶性纖維有助降低膽固醇;此外,搭配其他食物吃能增加飽足感,避免因月餅體積小不小心過食。

而如果需要控制醣類份量者,建議月餅安排在正餐前後吃,並直接以月餅來取代正餐的主食,如此將有助降低吃月餅對血糖的影響。還有別忘了應景的柚子也屬於醣類,三瓣柚子肉就有一份水果份量,所以也要依照份量攝取喔。

2017/5/23

[季節飲食] 端午節如何吃粽並兼顧”保重”!


  每逢端午節前夕,常會看到新聞媒體跳出來喊粽子熱量超高:有的說一顆粽子熱量就有500~600大卡,有的說有700大卡聽起來就是粽子不能吃,吃了絕對會胖的樣子。儘管也常有營養師會教大家怎麼自製健康的粽子,但對大部分人來說,為了吃幾顆粽子而自己包粽子並不實際。到底粽子熱量有多高?我們該如何看待應景的粽子?粽子又該如何吃才不會胖呢?今天,就讓我們來學會如何應景吃粽,兼顧"保重"吧^_^


粽子熱量知多少?
  其實新聞媒體所說的粽子熱量高低只是參考,因為粽子熱量依照粽子大小、餡料、類型而有很大的差異,一顆粽子熱量可能從350~700大卡不等。

*大小:因為包粽子的糯米可能會炒過,或因和著炒過的餡料,或製作的糯米粉需要拌油,所以同樣是米食,但等重的粽子熱量會比白米飯還高。小一點(一顆135~150公克重)的南部粽或北部粽,熱量約為330~350大卡;大一點(180~210公克)的熱量可能有400~500大卡;再大一點的(300公克)的粽子熱量則可能近600大卡。
POINT想要吃粽子,又擔心熱量吃太多的人可以挑選較小顆的粽子吃。

*餡料:粽子餡料多半炒過,故餡料越多,熱量相對也越高。另外,有些餡料原本熱量就不低,例如肥肉餡料較瘦肉高,花生屬於油脂類,熱量會較主食類的栗子高。所以包五花肉、花生餡料的粽子熱量會高過包瘦肉、香菇、栗子等餡料的粽子。
POINT挑選熱量較低的餡料,避免豪華版大肉粽。另外,不要迷信只包花生的素粽熱量會比有包肉的葷食粽低喔,因為花生屬於油脂。

*作法:北部粽因為糯米先炒過再包,所以熱量會比南部粽高;粿粽是用糯米粉加油、糖製成,但因餡料較少且較小顆,所以熱量較一般粽子低;鹼粽是糯米加鹼粉或鹼油製成,處理少且因不包餡,所以熱量最低。
POINT可挑選熱量較低的南部粽、粿粽或鹼粽。


*沾料:一般鹹口味粽子沾醬熱量較低;鹼粽因為是吃甜的,常需要沾蜂蜜或糖吃,所以雖然鹼粽本身熱量低,但加了沾醬後熱量可能會比其他粽子高。
POINT吃粽子時醬料盡量少用。如果要用的話,用沾的會比將醬汁直接淋在粽子上好(因醬料的用量較省)。另外,鹹的醬料可以醬油自行調味,或用醬油膏酌量沾取;甜的話則可用純度高的果寡糖適量沾取。
常見醬料熱量(100公克)
l   鹹醬料:醬油90大卡、醬油膏103大卡、甜辣醬214大卡、番茄醬113大卡、辣椒醬82大卡;
l   甜醬料:蜂蜜315大卡、果糖297大卡、楓糖258大卡。

簡單來說,粽子的熱量高低依次為:北部粽>南部粽>客家粿粽>古早鹼粽。所以想減少粽子熱量,可盡量挑選小顆、餡料熱量較低者的南部粽或粿粽吃,另外醬料以沾的為佳,並酌量使用。


端午節,粽子怎麼吃才不會胖?
  吃粽子最大的問題不僅在於粽子熱量高,還在於光吃粽子飽食感差,只吃一個粽子並不會飽,但多吃幾個就可能吃掉一天熱量的1/2~2/3。所以,想過個快樂、窈窕的端午佳節,就要懂得一些技巧:

技巧一:來個粽子組合餐吧!
  中小型的粽子一顆熱量約在350~500大卡間,這是即使在做體重管理的人也可以接受的熱量。所以一餐吃一顆粽子基本上是OK的,不過,由於粽子飽食感不好,所以建議要搭配其他食物一起吃,這樣不僅粽子有吃到、熱量有控制好,且營養會比較均衡。你可以選擇搭配下面食物多樣攝取:
(1)蔬菜~如燙青菜、炒青菜或泡菜、海帶等蔬菜類的小菜;
(2)清湯或無糖飲料~如蛋花湯、丸子湯、蘿蔔湯、竹筍湯或若清湯取得不易,也可以選擇無糖飲料,透過喝湯或飲料來增加飽食感。
(3)搭配水果~可挑選水分高或熱量較低的水果來吃,例如西瓜等瓜類帶皮一斤大概只有兩份水果,小番茄約23個一份水果,蓮霧約2個一份水果。[一份水果熱量為60大卡]

技巧二:平衡當天的飲食!
l   沒有減肥者~每餐吃一顆粽子,一天吃一次或兩次含粽子的餐食或許還OK(最好吃一餐應景就好,畢竟粽子營養價值並不怎麼高),但記得當天其他餐次的飲食盡量還是維持清淡,以免當天熱量超過太多。特別是晚餐,由於離睡前比較近,所以不要吃太多,維持七八分飽即可,且盡量在睡前四小時把最後一餐吃掉,讓身體有時間消耗吃進來的熱量。

l   正在減肥者~一次含粽子的餐食可能就會占掉你當天飲食熱量的一半或以上,所以記得其他兩餐的熱量要控制一下,原則上就是少油、少糖、清淡一點且主食攝取可以減半攝取以彌補粽子較高的熱量。例如本來另一餐要吃一碗飯,就減為半碗或3/4碗飯,菜和肉類盡量挑少油的烹調方式來吃。

  此外,還有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透過增加活動量來多消耗點熱量以彌補粽子偏高的熱量。例如可利用端午連假,安排些活動量較大的活動,例如到郊外或風景區踏青、騎腳踏車出遊,或出外逛博物館、文創、百貨公司等。或可安排在飯後走走散散步、多消耗點卡路里。



  總結來說,端午節因為應景食物粽子屬於正餐,在飲食控制上並不難,只要把它當成正餐來吃,正確選擇、適量安排,想要維持體重並不難。比較要小心的,反而是因為連假,生活飲食作息容易亂掉所引發的假日症候群。所以建議即使是連假,最好還是維持平日上班或上課的生活飲食作息,以三餐為主、每餐飯肉菜都吃、睡前四小時不要吃東西,以遠離假日症候群帶來的變胖威脅。

[食物營養] 想補充維生素C,水果怎麼挑才好?

  當問到大家 ” 吃水果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 時,很多人都會回答可以補充維生素 C 。沒錯,雖然水果有很多營養素,包括醣類、膳食纖維、植化素或維生素等,但補充維生素C絕對是它很重要的功能之一。     這是因為人類缺乏合成維生素 C 所需要的酵素,故完全仰賴從食物獲得身體...